作者 | 梳子姐聚富配资
风起于青萍之末,浪成于微澜之间。
越是重大的变局,越是悄无声息地到来,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。
教育部发布的《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引人关注,全国共有幼儿园25.33万所,比2023年减少2万多所,在园儿童数量减少了500多万。
并且可以肯定地判断,2025年这些数据会持续下降,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新出生人口越来越少,没有那么多孩子了,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幼儿园。
幼儿园之前,人口经济链条的起点在产科,2022年全国关闭了十几家医院产科,从一床难求的爆满到“救救产科”的呼唤,这一翻天覆地变化背后,是“二胎政策”推行7年,全国减少近1000万分娩量。
产科减少,幼儿园减少,接下来就是小学、中学,再然后是大学。
胡锡进曾经乐观地预测,现在出生人口还不如参加高考的学生多,未来人人都可以上大学。
这个问题可能真不像老胡想象的那么简单,到那个时候可能整个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大学生,而是能够干活创造价值的劳动力,因为还有大量老人需要养活,需要伺候。
与新出生人口数量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聚富配资,是不断增加的老年人,不断加深的老龄化。
2024年,全国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数为3.1亿,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。
老龄化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,我们的特殊性在于未富先老、老而未富,真像歌里唱的那样“还没好好享受就老了”。
养老是需要财富的,财富由青壮年劳动人口创造,若年龄结构失衡,那么就要考虑延迟退休,就要让老年人继续工作。
很多人感慨80后非常不容易,几乎所有需要负重的事情全让他们摊上了,但一点办法都没有,这是由人口结构调整变化所决定的。
经济学家任泽平判断,房地产长期看人口,中期看土地,短期看金融。
细细品味,何止房地产行业,各行各业发展无不受人口因素主导,包括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。
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在于,趋势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转,只能顺着来,没法拧着走。
当幼儿园无法生存时,一些地方开始尝试着把幼儿园改成养老院。
比如,浙江金华有家办了25年的老牌幼儿园聚富配资,2023年改造成“社区养老院”。
这个转变过程中,对就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,未来将不需要那么多教育师范专业,取而代之是康养和护理。
6月15日,甘肃白银市平川区人民医院宣布停诊,不再接受新患者。
很多人感到无比诧异,公立的区医院怎么说停就停呢?
官方给出的解释是,医院不是突然停诊,是根据上级医疗政策进行的正常改革,目的是优化当地医疗资源,这件事已经谋划几年了。
白银市区只有30万人,人口规模只相当于珠三角地区的一个镇,虽然被划成两个行政区,但有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就足够了,根本不需要每个区都运营公立医院。
再往深处去想,根据人口规模布局,除了公立医院可以进行资源整合,那么妇幼保健院可不可以进行整合呢?
有网友说,宜春市袁州区妇幼保健院平均每天病人个位数,工作人员一百多,也是多余的,有宜春市妇幼保健院就足够了,这样的医院留着没有任何,纯粹浪费纳税人的钱。
按照这个逻辑推理,其实还有很多人口特别少的行政区、县可以合并,那样将减少大量财政供养人员,省出一大笔财政策开支。
由于这些改革触动的利益太深太具体,推动起来难度非常大,但是当人口压力出现并形成倒逼趋势后,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了。
人,是一切问题的决定性因素。
无论多大的变局,都是以人口变化为前提的。
老年人多了,新出生人口少了,我们该何去何从、如何抉择呢?
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。
-完-
笔不阿贵,文不奉承
yanbaoer2024
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
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